February 14, 2006

人間二月天

第三世紀的羅馬。克勞狄烏二世作皇帝的年頭。好戰嗜血的君王。

長年的戰爭使得不少軍兵有家歸不得。漸漸的,想要當兵的人愈來愈少。有誰願意讓如花的妻子枯守在窗前?有誰願意自己的英年丈夫,蹉跎於無謂的戰事,只為滿足一個人的野心?

喪心病狂的人想出喪心病狂的主意:既然這些人不想離家,就不准他們有家。皇帝下令禁止男婚女嫁。

城中有位叫瓦倫廷的神父覺得荒唐至極。相愛相結合是天賦的權利,豈是一個皇帝禁止得了的?他無視於禁令,暗地裡依然替年輕的愛侶舉行婚禮。後來被皇帝發現,就把他關進囚牢。這段時間,他認識了獄卒的女兒,兩人成為摯友。赴刑場的那一天,瓦倫庭給那位女孩留了一封訣別書,信末署名「你的瓦倫廷留筆。」二月十四日那天,堅持讓愛情留在人間的瓦倫廷受酷刑慘死。後世為了紀念他,定那一天為「聖瓦倫廷日」(St. Valentine's Day),也就是西洋情人節,並且以卡片傳情達意的由來。

如今,想到情人節,聯想的無非是玫瑰花與燭光晚餐。然而,我卻忍不住想到瓦倫廷,在羅馬的黑夜裡,替無數人掌起了希望與愛的燈。如今,情人節往往是令單身者覺得孤孑不勝寒的日子。在情侶的笑語、溫柔的燭光、綻開的鮮紅玫瑰之間,自己的身影似乎更見落寞、流離失所。其實,平常日子裡,單身人對自己的形單影隻已經過於自覺了。跟同年齡的朋友相聚,往往驚覺座下只落得自己依然孤家寡人,遂覺得不自在、覺得格格不入。日久,我們 (沒錯,我也是單身一族!) 的一身神經在這種場合變得超級敏感纖細。所有的關愛眼神與話語,都被我們解讀為施捨的憐憫。沒錯,你我四週的確有不少令人厭煩、婆婆媽媽的人,覺得你的不娶或不嫁是悲慘世界、窮途末路,因此他們要好心好意地救拔你我,脫離單身的可憐窘況。但是,多少時候,窘迫與不自在是你我的自覺造成的,不是嗎?別人尚未給你刻板定型,你自行率先塑造了「酸苦的老處女」、「落魄的王老五」形象,還能怪得了誰呢?自己對自己都不肯定,如何能得到別人的肯定?

在眾人皆成雙成對的處境,我們非得要顧影自憐嗎?在等待愛情來臨的過程,我們非得要覺得自己孤苦零丁嗎?我是說,沒有愛情的生命就是沒有愛的生命嗎?從很多單身的苦瓜臉,的確給人如此感受。你我常常忘記,聖經裡最華麗的愛的詠嘆是出自從沒結婚的保羅筆下。愛的極致表現,是沒有情人的耶穌在十字架上實踐的。你說:他們是特例。好吧,你寫不出哥林多前書十三章;你沒有耶穌一樣的偉大情操;但是單身日子也不必過得如此無奈堪憐吧?不是所有的已婚朋友都會逼你趕快跳上愛之船,不是所有的已婚朋友看到你,就想到他們有任重道遠的媒婆角色。單身的人不必自絕於已婚朋友的圈子,甚至可以樂在其中,不必覺得自己是電燈泡,或是「眾人皆雙我獨單」。

沒有愛情,並不意味一個人沒有愛的能力與對象。我有一群要好的夫婦朋友,與他們在一起,絲毫沒有任何壓力、負擔、無謂的自覺。大家一起建立起深厚的情誼,共同享受生活的喜樂、體嘗人世的哀怒。有時,在他們的婚姻顛簸飄搖之際,也像瓦倫廷一樣,適時伸出扶持的手,為他們在暗昧的路上掌一盞燈。有一年情人節,一對夫婦傳來一封郵件,寫說:「深信即便神沒有給你等人,有人世間所謂的『愛情』,但神的愛卻沒有給你比較少,反而更多,懂得去愛人也得到許多的愛……情人節快樂!」只因為沒有愛情,放棄或者喪失一切愛的能力,未免太令人扼腕。愛情固然令人嚮往,然而只因為愛情缺席,整個人生隨之缺席,未免太浪費生命。隻身行走天涯,依然可以擁有最美麗的人間二月天。

由 shyu 發表於 05:36 AM | 迴響 (11)

January 04, 2006

獨白之二

深沉的黑暗裡
我自問
你在哪裡
生命的謎霧中
我尋找
你在哪裡

當陽光正靜好
我知道
你的歡顏正展
而深濃的密雲裡
我迷疑
你或許從來沒有來過

是不是
我只在溫柔的春天
搜尋你的蹤跡
而我已忘記
淒冷的山路上
是你懷抱著我
走過那漫漫的冬日
~~寫於1988, 4月

由 shyu 發表於 12:50 PM | 迴響 (0)

January 02, 2006

獨白之一

有時
我多麼想再做一次浪子
離開家園
離開溫暖
離開你

而我又是
多麼不忍
也多麼不能
就此收拾行囊
向你告別

是你
抹去我臉上的淚水
當我在黑夜裡哭泣

是你
撫慰我心裡的創痛
當我受打擊與苦難

請抓緊我
請堅固我

讓我明白
離開你
是多麼愚蠢的錯誤
跟隨你
是多麼美麗的結局
~~寫於1988, 3月

由 shyu 發表於 10:19 AM | 迴響 (0)

楔子

留聲機.jpg
曾經在這裡的華人教會作了八年的月刊編輯。那是一份簡單原始的刊物。兩三張A4大小紙張對摺,我接手的時候,剛剛從手寫轉換為中文打字 (也因此練就了倚天注音的打字功力)。除了牧師的講章與教會消息,間或有弟兄姐妹的見證,偶而也有人寫點東西,但是區區八頁或十二頁,也常常面臨缺少稿件的問題,所以我就從英文書翻一些短文,有時候也自己寫點東西補空頁。前幾天深夜,整理雜物的時候,有一疊教會刊物,打開來才發現每一期都有自己翻譯或寫的文章,於是又想起來,前幾天重貼的無題詩,也是某一歲首年終之際所寫的。重讀這些十幾年前 (第一篇寫於1987年10月) 的文章,好像聽留聲機傳出來的歌聲,你知道的:遙遠、有迴聲、聽起來永遠有些鼻音的歌聲,屬於另一個年代的歌聲。聽著,聽著,自己也啞然失笑:這真的是我的聲音嗎.....

決定把這些文字的「聲音」以「留聲機」為題,存在這裡,正如我當初說過:「讓故事都能找到回憶的歸宿」。這些塵封的故事 (不翻閱這些刊物,我甚至忘了自己寫過) 如今真的可以落腳了。而在年初以過去為開始,也算是個特別的開始吧。

由 shyu 發表於 10:13 AM | 迴響 (0)

December 31, 2005

無題

我又啟程了
在時間的河流
回首再看一次
行過的山水
我遺留的傷痛
悔恨
歡愉
都已鐫刻在兩岸
成為歲月的古蹟

但我不願再停頓
就讓過去受時光風蝕
我卻不要作鹽柱
無望的遠眺
已毀的牆垣

我的船仍載滿
美麗的鄉愁
對你的思念
雖看不見你的身影
但知道
我將看見你
撫慰我流浪的心
以你等待的雙手
在航行的終站

由 shyu 發表於 04:39 AM | 迴響 (0)

September 11, 2005

譯事牽緣

九五年初,我翻譯了一本叫「天堂之窗」的書,作者是在耶魯醫學院執教的小兒科腫瘤專家柯黛恩(Diane Komp)。去找她的病童,康復出院的幸運兒實在不多。如果以治癒率來評估醫生的成功,柯醫生恐怕有很大的挫折。然而在這看似絕望、黯淡的環境,基督信仰卻投射出道道光芒,映照於病童的經歷。

有個女孩死前看見天使,對母親說:「天使......他們好美啊!媽咪,你看見了嗎?你聽見他們唱歌嗎?我從來沒聽過這麼好聽的歌!」

一個男孩看見自己在花園中與耶穌同行。

一個母親看見神將自己罹患絕症的兒子抱在懷中。

同患癌症的一對雙胞胎猜想耶穌在天上開不開校車。

引人的故事與作者深情的筆意,使得我欲罷不能,日夜坐在電腦前,給牽引著,思索遣詞造句,深深沉浸在書中的天地。半個月,我譯完了「天堂之窗」。最叫我震撼的是作者對摩利亞山的詮釋。那不僅是舊約裏的一座山。其實有無數的「亞伯拉罕」與「以撒」,世世代代,攀登那座信心的山峰。有的如舊約的亞伯拉罕與以撒,二人一同安然下山,有的卻孑然一身下山。摩利亞山的另一個結局:一如馬利亞上了各各他山,卻獨自一人下來。今天在我身邊可有這種結局上演?

那年到好友長樂牧養的石牌信友堂講道,我與會眾分享了摩利亞山的另一結局,馬利亞隻身下加略山的結局。會後,一位叫黃萬華的中年婦女,淚流滿面地走過來告訴我,她上了摩利亞山,而且是一個人下來的!在人群逐漸散去的會堂,兩人不禁抱頭飲泣,哭生命之無常、哭生命之委屈。

黃媽媽的經歷我略有所聞,知道她的獨生女在維也納留學之際,患了骨癌過世。不過,女兒也像「天堂之窗」裏的病童,經歷了異夢與奇事,不但自己信主,父母也接受了主。但是我想知道的更多;我想把它寫下來。九五年春天的一個下午,我拿著錄音機到了黃家。我知道,我的確遇見了上過摩利亞山的人。「天堂之窗」裏的奇妙故事,就在我身邊。後來,完成這篇採訪的是郭秀娟,刊登於年前十二月份,題為「維也納的春天」。為著自己下不了筆寫好這篇文章有些歉疚,但是也很高興,因為秀娟寫得實在好。

不過,從訪談的那一天起,我與黃伯伯、黃媽媽成了忘年之交。也曾陪他們一起去「看女兒」。在三芝的山頭上,聽黃伯伯禱告,稱他的女兒是一粒麥子,不禁為之動容。

「天堂之窗」與黃伯伯、黃媽媽的故事向我開了苦難的一扇窗。

之後,我提筆譯「愛兒輓歌」。耶魯神學院教授伍斯特福(Nicholas Wolterstorff)的兒子艾力去奧地利登山不慎跌落身亡。才華洋溢、心細如絲的二十五歲的大男孩。一失足,竟成了父母心頭永遠的痛。困惑。疑難。信心。作者將他的複雜的心情片斷記錄了下來。

為什麼人總是失去才想到珍惜?

對故去的親人所懷的悔意怎麼辦?

難道是神晃動了那座山,讓艾力摔落身亡,為了叫在世的親人汲取教訓?!

一本薄薄的書,卻花了五六個月的時間。當時在香港的編輯工作固然繁忙,不過更沉重的是散發於書中那股濃烈的天問之情。每每譯完一段,就有無以為繼的感覺。畢竟,那是生命換來的字句啊!

窺視苦難的窗口,再開了一扇。

今年夏天,黃媽媽邀我去奧地利。我不加思索地答應了。其實那時候並沒想過去歐洲。那裏的輝煌文明、藝術傑作雖然精采,但是自己心許的是非西方藝術,還去主修了馬雅藝術史,也鍾情於大洋洲、非洲、南美的藝術。嚮往的是非洲大陸、安底斯山脈。還沒想過要往「文明」的歐洲看看。那麼,何以奧地利呢?

因為倍蒂(黃媽媽的女兒)與「愛兒輓歌」中的兒子都是在奧地利離開世間,所以我想要去看一看。這是黃媽媽對別人說的。聽了有給說中的驚異不已。真是這樣,自己從沒有將這兩件事連接起來,但是別人一語道破,我也同意。不知不覺,奧地利逐漸浮現於我的心靈風景中,揮之不去。給香港的朋友電子郵件上這麼寫著。

於黃媽媽,維也納是個千頭萬緒、悲喜交集的城市;是女兒失去生命,她自己重得生命的城市。飛機著陸的那一剎那,她不禁揮淚;觸景生情,她也不禁再次問那千古懸疑的問題。艾力的父母呢?奧地利也是令他們情怯之地吧?

他們重遊了傷心地嗎?當機身著陸,他們也會在維也納,我走過倍蒂走過的石子路,坐過倍蒂坐過的咖啡店,看過倍蒂看過的噴泉與石雕。火車行經青蔥的阿爾卑斯山,如地氈的草原鑲嵌著一座座童話般的農莊。而艾力失足的那座山在哪裏呢?那是個冬天。不是我眼前溫馨的山。艾力的山是冷酷、肅殺、白雪紛飛的山。

兩個年輕、激越的生命,各處一地,夢想不同,互不相識,卻在我的生命天空裏交會,予我奇妙牽引。

拾起了D. A. Carson的「How Long, O Lord?-Reflections on Suffering and Evil」待改的譯稿。不知下一扇的窗外是什麼風景?

由 shyu 發表於 04:30 PM | 迴響 (11)